如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正在加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新质生产力正在把原本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在2024年北京科技周的主场活动现场,人工智能、新材料、机器人技术、科学仪器等领域的超百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被重点展示。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大模型,智能制造领域中的人形机器人,还有医药健康领域当中的手术机器人等,都是数字赋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生动体现。在展示区内,科幻、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互动体验。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北京的科幻产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 孙世诚:帮助企业把它的技术能够快速地产品化和公共化,有助于整个行业生态的快速发展,2023年,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的产值大概是六个亿。
作为全国科技周、北京科技周和中国科幻大会连续四年的举办地,北京石景山正在从活动举办地变身为产业聚集地。
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委主任 贾曦:科幻产业是我们通过高精尖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引擎,目前,我们已经集聚了科幻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两百多家的全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在石景山通过集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的集成体,它可以同可穿戴设备结合,实现远程操控,从而帮助人类解决工业场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我身旁的这个机器人它叫钢宝,现在已经用在了我们的电力巡检当中,而且它可以和我们的人工进行非常紧密的协作和配合。
研发人员介绍,如今在电网或者能源口的巡检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中还融合了无人驾驶技术以及大模型技术。
国网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人员 赵彬:一是加装了各类的传感器,比如可见光的摄像头,以及红外摄像头,可见光可以看到部件的缺陷,红外是能看到部件的温度,同时有大脑通过语音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包括手部,工业环境用三个指头,两个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就能完成相应的动作。
数字化浪潮又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带来哪些更加智能化的改变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虚拟数字人也正与越来越多传统领域对接,应用在政务、医疗等场景。比如这个健康数字人,对于患者在就诊中遇到的问题,它可以很快提供解决建议。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参展商 陈晓娜:问答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去解决比如像药品说明、普通的一些就医常识,还有一些报告解读这样的(问题)。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参展商 郭知智:数字人作为下一代交互的载体,通过融入语音、语意、视觉等各种类型的大模型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
如今,数字技术也正在与文物的保护、利用、展示深度融合,许多沉睡的“文物”正通过数字化手段“活起来”。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参展商 翟芮:比如说这幅清明上河图,采用了超高清的采集,可以把整个画作无限放大,比如这个细节是在桥上有两队人马,他们两个起了冲突,互不相让,周围这些是看热闹的。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不仅让名画讲起了故事,也能更大程度挖掘文物的艺术价值。
当科技和建筑相结合,可以让建筑更加智慧高效。12个小时,一个智能模块化的房子就能搭建完成,同时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节能环保。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在我们房子的顶部还有一个神秘的装备就是新能源电池板,通过新能源电池板对太阳能的收集之后,它可以放在房屋这一侧的储能箱里,同时,它旁边还有一个双向的充电桩,这个充电桩可以给我们的新能源电池汽车进行充电,同时房子的能源匮乏的时候,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还可以反向的给这个房子放电,实现了能源循环利用。
中建科工创新研究开发院院长 李任戈:我们屋顶装了8000瓦的光伏,一天能收集20度的电,我们这辆汽车充满是100度电,我们反过来放电的时候,我们这辆汽车能够供这个房子一个星期使用的电量。
而在展会之外,不少新技术也已经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个小小的井盖,能反映出怎样的城市管理能力?在山东临沂,当地不仅为小井盖安装上了“智慧大脑”,还办理了“身份证”。 一大早,临沂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就收到了井盖井篦盗损报警系统推送的工单,平台显示位于长春路与温凉河路交会东侧的163号井盖出现异常。
山东临沂市城管局市政管理中心设施管理科科员 王军强:我们到现场以后,对这个井盖进行了现场的勘查,发现这个井盖周边破损严重,车辆经碾压之后就把这个井盖抬起来了,造成了位移,后台出现了报警。
小到一个井盖,大到闸坝泵站。目前,临沂市已经为全市路桥、排水等14类、10万多处市政设施安上“智慧大脑”,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让市政管理更精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